墨爾本搵學校,點搵?

Australia - Victoria - Melbourne DNLM Reco - PG18 Parental Guide
  41226 views       2020-12-27 04:06:35

墨爾本搵學校,點搵?

子女教育是大部分香港家庭移民時會考慮的主要因素,寧可自己省吃險用,亦希望小朋友可接受好的教育。何謂「好」可以非常主觀,想分享兩個我的觀察來從港爸港媽的角度看兩地教育的分別。

觀察一 在香港的時候,星期日晚通常是最忙的,因為學校會在星期五安排大量的功課要星期一交,而星期一、二也有默書或測驗。來到墨爾本,發覺兩小星期六日都沒有功課,問起他們,原來學校說星期六日是和家人相聚及享受的日子,所有功課都是星期五交的。暑假及其他Term Break也不會安排功課練習。

觀察二 學校其中一個科目十分戲劇性:Drama,內容是學習用肢體動作、表情、說話語氣表達,怎樣去揣摩一個角度,運用適當的 facial、verbal、body expression,也有很多小組 project 讓他們學習分工和與人相處。小朋友自小開始訓練,所以在香港接觸的外籍人士,普遍都「好吹得」和「好 talk 得」。 不過,也有讓香港家長哭笑不得的地方,小學四年級的數學仍然只是學習百位加減,老師說小兒子數學能力良好,所以可以用五年班的教材,不過也只是由百位加減,升級為千位加減。學校也會安排Enrichment programme 給學習能力較突出的同學,而小兒子也被安排加入Enrichment programme,讓他可參加一些數學比賽、奧數訓練。 嘗試以我作為家長的認知和大家介紹一下澳洲的學制,以墨爾本所在的 Victoria 為例,中小學主要分 Government Schools 及 Non-Government Schools。

顧名思義 Government School 是政府的公立學校,簡稱公校,本地學生免學費,跟據居住地區入讀,可以說是本地居民的福利。 Non-government school 是由非政府機構開辦及營運,也就是所謂的私校、教會學校、Catholic School、independent school 等等,需要繳交學費,由每年數千至數萬不等。

此外,Victoria 有 4 間 selective entry high schools,在此稱為精英中學,需要考入學試,能夠入讀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,所以這些學校的 VCE 成積(類似香港的DSE)常常高據榜首;此外,還有專注科學、藝術的 selective entry high schools,教育制度重視多元化發展。 還有要提一提的是澳洲教育十分鼓勵學生學習英語以外的語言(LOTE 即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),在VCE如選擇應考language,計分上更會有優勢。故中小學生基本上都會開辦外語科目,至於教授甚麼語言則由學校自行決定,有些學校或會開設兩種語言供同學選擇。常見開辦的有中文(即普通話)、法文、日文等,所以家長也可在選校時留意這方面。 維省亦開設了Victorian School of Languages(VSL),通常在週六早上借用各區不同公校開辦,只收取一個很優惠的學費(AUD$80/年,我當初也不敢相信)供市民報讀,基本上你想到的語文甚至方言也有,小至foundation level、VEC課程、大至成年人也可找到合適的課程去學習。小兒子在三年級時在學校上了法文後十分喜歡,於是今年便在VSL繼續學法文。 有一點香港家長要留意,中小學的入學年齡和香港的 cutoff 有一點不同,可參考下面的連結。 講咗咁多,究竟點樣揀學校?同住邊區一樣(可參上一篇),沒有一式一樣的答案,不過即管分享一下我們找學校的經歷。 我們最初的想法是,既然拿到 PR 身份,應該享用免費讀公校的福利,於是乎尋找公校的資料,send email 去學校問,順著學校排名逐區睇樓,例如 Balwyn, Glen Waverley, Vermont, McKinnon, Doncaster 等,然後發現那些區的樓價特別高,先不說 Balwyn, McKinnon 這些傳統貴區,當時 Glen Waverley 校網一間 25 年 2 房 unit 也要 78萬,以當時滙率計便要500 多萬港元,當然對很多香港人來說不是大數目,但考慮到當時工作及收入都未明確的情況下,每月需供 2 萬多,都有點擔心。 在機緣巧合之下,認識了一位墨爾本當地的朋友,詳談小朋友選校的睇法,分析公校和私校的分別,特別是教會學校,總結了幾點可以參考,純屬個人觀點,沒有不尊重的成份: - 校學的氣氛很視乎地區 - 例如中產區的學校,家長 profile 和華人區,tradies 區可以很不同,而家長對學生和學校的要求也會有不同。例如以本地人為主的學校家長,會投訴老師給的功課太深,也有華人區的家長投訴功課太少。 - 公立學校需要按政府要求,在小學開始推行 Safe School Policy(詳情可上網查考),對來自香港的家庭,未必容易接受。 - 排名高的公校,很大比例都是 Asian / Chinese,近年補習催谷氣氛非常普遍,跟香港的中小學近似。 - 私校雖然收費,但學生如在學術成績、音樂、運動方面有突出表現,很多時學校也提供獎學金申請。 - 教會學校宗教氣氛濃厚,注重宗教德育方面。

於是我們重新考慮 Christian College。如上一篇提到我們 shortlist 6 間 Christian College,大部分都沒有插班生的位,剛巧其中一間心儀學校在東南區的分校有一個三年級的位,而學校亦很好立即安排 school visit 及 interview 給我們。 有兩件事令我對這校留下深刻印象的,在 school visit 的時候,我們經過一個長走廊,看見遠處有位中學生,見我們將會經過,他竟然幫我們 hold 住玻璃門等我們進入。這些小細節反映了學校的教育成效;另一件事,學校原安排 Head of Primary 和我們 interview,因他有事,分校總監竟然直接見我們,我們談得非常暢快,結果他直接簽名取錄了小兒子,而大女的六年級雖然未有位,但因她是 sibling 的緣故可以 on priority list,最後她都順利在出發前3個月獲得取錄。

最後我們便在東南區安頓下來,這區確實不錯,天空特別寛闊,規劃也頗完善,最重要是居住成本比上述的區低很多,無論樓價和租金負擔上也較輕鬆、唯一要數的是吃中餐就沒有太多選擇吧。 總結我們的經驗,準備過來的朋友,可以參考以下幾點:

  1. 最初我們計劃大女完成小學才過來升中學,但最後因為某些原因,她只讀完小六上學期便退學,來到墨爾本重新開始讀小六。事後回想這安排對她來說更好,因為中學課程緊湊得多,再加上小朋友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環境、語言、認識新朋友,能夠在小學有一年緩衝期,對小朋友而言是比較好的。
  2. 相比大女,細仔從3年級開始則比較容易接受及享受新文化,例如不同的戶外活動及與不同國籍的小朋友互動。
  3. Non-government school 當中也有學費較親民,而評分又好的學校。
  4. 除了傳統東區 / 華人區 / 名公校區,東南區的學校也值得考慮,特別是 Berwick、Narre Warren South 一帶,學校選擇多,有私校,有公校,也有精英高中;而且學生比較 diversify,以我小朋友所讀的學校為例,除了Aussie,學生國藉分佈多達30多個國家,對小朋友來說也可以從小學習彼此認識及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。

總結一句,搵學校,沒有最好的學校,只要最合適的就是最好,下星期再和大家分享。想了解多一些我的移民生活經歷,請 like 這個 page,歡迎 share 俾身邊朋友。

以下是幾個我常用的網站作參考 1. 學校評分排名參考 - www.bettereducation.com.au 2. 學校統計數據 - www.myschool.edu.au 3. 校網分區 - www.findmyschool.vic.gov.au 4. 入學年級計算器 - http://schoolinfo.com.au 5. Victoria State 教育局找學校指引 - http://www.education.vic.gov.au/.../choose-enrol-school.aspx

上一篇 - 墨爾本邊區好住? www.facebook.com/109134127253779/posts/168685884631936/

Tags
Click on tag buttons to see related posts
Copied!
Whatsapp
Contact Method
Web Site https://www.facebook.c...
Comments (Login to comment)